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網,謝謝。
由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相關機構聯合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聯盟11日在廣州成立。聯盟旨在共同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平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據悉,聯盟成立后日常辦事機構將設在廣州開發區,首任理事長由廣州市半導體協會會長陳衛擔任,香港科技園公司電子、信息及通訊科技群組及智慧城市科技平臺總監楊天寵、澳門微電子協會會長余成斌分別擔任聯席理事長。
聯盟將充分調動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產業聯盟的平臺作用,不斷匯聚和融合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的各類資源和力量,共建包括芯片測試、EDA、IP、人才培訓和產業孵化在內的一系列服務支撐平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據陳衛介紹,聯盟將結合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產業優勢和特點,推動半導體產業在大灣區的協同發展。
據悉,首批參與聯盟的五個城市,在半導體領域各有優勢。其中廣州擅長集成電路應用市場開發,廣州及周邊地區已成為中國集成電路最大的集散地和消耗地。深圳市的集成電路設計業規模一直保持著持續增長趨勢,多年來均位居全國首位。芯片設計是當前珠海重點發展的產業。此外,香港歷來是對接國際市場和科研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橋頭堡。
楊天寵介紹,過去15年,很多香港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有在珠三角地區布點后端制造、測試基地的傳統。“香港科技園的實驗室可以提供封裝測試、可靠性測試等服務,我們希望這些資源可以在灣區內共享,并推動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對接、促進人才的交流。另外,香港在設計、知識產權方面的經驗也可發揮借鑒作用。”
據了解,澳門的模擬芯片設計水平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中澳門大學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華南地區唯一的微電子國家重點實驗室。
余成斌指出,芯片產業需要積累,人才短缺是其中的最大障礙,而澳門正得益于彈丸之地帶來的低流動率,為當地積累了一批寶貴的集成電路人才。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原黨組副書記、巡視員鄒生在成立儀式上致辭時表示,粵港澳之間的合作經歷了吸引外資、民間互動,到政府支持推動,再到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不同階段,此間的合作重點正從貿易往來轉向科技引領下的高端人才交流合作。